印美贸易谈判过招不断!除了关税反制、苹果手机制造,印度最新要价来了
印美贸易谈判过招不断!除了关税反制、苹果手机制造,印度最新要价来了
印美贸易谈判过招不断!除了关税反制、苹果手机制造,印度最新要价来了特朗普政府的(de)90天关税暂停期已经过半,但美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进展(jìnzhǎn)有限。
其中,美印过招(guòzhāo)不断: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率先表示“印度已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商品(shāngpǐn)关税”,随后被印方否认;特朗普又加码施压印度,表示已经告诉(gàosù)库克,“不会支持他在高关税国家设厂”。
作为回敬(huíjìng),印度方面表示计划根据世贸组织(WTO)规则对美国的相关保障(bǎozhàng)措施征收报复性关税。
最新报道显示,据两位了解谈判情况的(de)(de)人士称,印度(yìndù)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提出削减杏仁等一系列商品的进口关税,但寻求保留对粮食和乳制品等敏感农产品的高额征税。
如何看待目前(mùqián)扑朔迷离的谈判进展(jìnzhǎn)?长期研究商业谈判和(hé)贸易谈判的欧洲工商管理(gōngshāngguǎnlǐ)学院(INSEAD)院决策科学管理实践教授法尔考(Horacio Falcao)对记者表示,外界看起来(kànqǐlái)的“漫天要价”也是政治策略的一部分,而且很多老练的谈判者在(zài)谈判桌前一些看起来有些“超纲”的举动是在给谈判对方制造不确定性,随后即可获得谈判筹码,再收回威胁并宣布成功。
用苹果威胁印度(yìndù)有用吗
伴随胶着的(de)谈判,美印之间隔空喊话不断。如前所述,特朗普曾亲自表示印度已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商品关税(guānshuì),但该“零关税”表态被印度方面正式辟谣(pìyáo),称谈判仍在进行,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wéishíguòzǎo)。随后,特朗普政府宣称,计划自6月底起,对非美制造的智能手机征收25%关税,特朗普还(hái)明确表示不希望苹果在印度建厂。
彭博经济研究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在美国⼤规模⽣产iPhone不(bù)切实际,因为(yīnwèi)美国劳动⼒成本太⾼,缺乏所需的熟练⼯⼈和(hé)零部件⽣态系统,⽽且也不具备如此⼤规模的⽣产能⼒。
上述报告(bàogào)显示,苹果可能⼀直寄希望通过转向印度和越南等低成本地区(dìqū)加速多元化布局,以此缓解贸易战的影响,但这种(zhèzhǒng)全⾯加征关税的做法可能并不会促使苹果将苹果⽣产转回美国国内,⽽是(shì)会迫使其消化部分成本或运⽤⾃⾝定价优势。
该报告显示,“美国的(de)制造业⼈⼯成本要(yào)⾼得多。据报道,印度的制造业⼯资只有美国3%。”
报告表示(biǎoshì),以售价1000美元(měiyuán)的iPhone为例,25%的关税意味着250美元。而根据分析师的预计(yùjì),⼀台在美国国内生产的iPhone成本可能高达3500美元。中国/印度与美国之间的成本差异(chāyì)远大于25%。
换而言之,即便支付250美元的(de)关税,都要比承担数倍(shùbèi)于此的额外生产成本更可取。
如前所述(rúqiánsuǒshù),印度近期罕见(hǎnjiàn)提议根据WTO规则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应对美国作为保障措施推出的钢铝关税。
印度(yìndù)表示,美国的这些保障措施影响价值76亿美元的相关(xiāngguān)印度原产产品,征税(zhēngshuì)额度达19.1亿美元,因此,“印度暂停减让的提议将导致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同等数额的关税。”
对此,彭博经济研究经济学家法拉尔(Adam Farrar)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表示,印度在5⽉13⽇表示计划对美国商品实施新的关税措施,以回应美国针对钢铝产品(chǎnpǐn)实施的行业关税,标志(biāozhì)着(zhe)印度总理(zǒnglǐ)莫迪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以来在贸易问题上采取的和解立场发生了显著(xiǎnzhù)转变。
此前,特朗普政府威胁,若谈判失败,从 7月9日起对所有印度商品征收26%的(de)所谓“对等关税”。目前,美国(měiguó)对印度征收10%的基准关税,印度输美钢铁和铝产品也被加征(jiāzhēng)25%的关税。
据报道,近日据两位(liǎngwèi)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的(de)贸易谈判代表表示,将在杏仁等不太敏感的农产品上采取灵活态度,目前这些产品的关税高达120%,新德里(xīndélǐ)还可能将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关税削减至3%。
这两位(liǎngwèi)人士说,但印度的贸易谈判代表在保留(bǎoliú)对小麦、大米和玉米等核心农产品以及乳制品征收高额关税的问题上立场坚定,这些行业雇佣了(le)数百万印度人。
印度目前对美国大米征收70%-80%的关税(guānshuì),对美国乳制品(rǔzhìpǐn)征收30%-60%的关税。
不过,印度贸易官员私下表示,对美国的任何开放都(dōu)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近期(jìnqī)其他贸易协定的情况。
可以看到,在本月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中,印度同意削减酒精(jiǔjīng)烈酒、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和工程(gōngchéng)产品的关税。
上述(shàngshù)两位人士说,同时,印度方面已(yǐ)推动美国削减对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商品征收的关税,这些产业包括宝石和珠宝(zhūbǎo)、纺织品、鞋类、皮革和手工艺品等,印度还希望推动豁免持短期签证派驻美国的印度工人的社会保障金。印度曾(céng)要求美国给予这一待遇,并在本月宣布的协议中赢得了英国(yīngguó)的类似让步。
近期,印度(yìndù)商务部部长戈亚尔(yàěr)(Piyush Goyal)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和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彼时双方表示,他们计划在秋季(qiūjì)之前就双边贸易(shuāngbiānmàoyì)协议的第一部分达成一致,并在2030年之前将双边贸易额翻一番以上,达到5000亿美元。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de)牛奶生产国(shēngchǎnguó),在(zài)最近的其他贸易协定中,包括2022年与澳大利亚签订的贸易协定中,印度成功地推动了对乳制品(rǔzhìpǐn)等敏感(mǐngǎn)大行业的保护(bǎohù)。印度有近20万家乳制品合作社,共有约(yuē)1500万名成员,主要是小型牧民家庭。据欧洲高级外交官称,印度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也提出了保护乳制品和其他敏感农业部门的类似要求。然而,与美国的谈判尤其具有挑战性:特朗普经常批评印度的高额进口税,甚至称印度为 “关税之王”。
作为对谈判中威胁和慢条(màntiáo)要价的应对,法尔考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重要的是不(bù)要假设对方(duìfāng)在做出一些非常规要价时,这是非理性的,而是要试图理解其背后逻辑,在谈判中不激怒对方,也别被激怒,在”假设对方是理性的情况下,制定出说服(shuōfú)谈判对手的论据,并让他们而非自己改变主意,最终(zuìzhōng)达成共识”。
(本文来自(láizì)第一财经)
特朗普政府的(de)90天关税暂停期已经过半,但美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进展(jìnzhǎn)有限。
其中,美印过招(guòzhāo)不断: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率先表示“印度已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商品(shāngpǐn)关税”,随后被印方否认;特朗普又加码施压印度,表示已经告诉(gàosù)库克,“不会支持他在高关税国家设厂”。
作为回敬(huíjìng),印度方面表示计划根据世贸组织(WTO)规则对美国的相关保障(bǎozhàng)措施征收报复性关税。
最新报道显示,据两位了解谈判情况的(de)(de)人士称,印度(yìndù)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提出削减杏仁等一系列商品的进口关税,但寻求保留对粮食和乳制品等敏感农产品的高额征税。
如何看待目前(mùqián)扑朔迷离的谈判进展(jìnzhǎn)?长期研究商业谈判和(hé)贸易谈判的欧洲工商管理(gōngshāngguǎnlǐ)学院(INSEAD)院决策科学管理实践教授法尔考(Horacio Falcao)对记者表示,外界看起来(kànqǐlái)的“漫天要价”也是政治策略的一部分,而且很多老练的谈判者在(zài)谈判桌前一些看起来有些“超纲”的举动是在给谈判对方制造不确定性,随后即可获得谈判筹码,再收回威胁并宣布成功。
用苹果威胁印度(yìndù)有用吗
伴随胶着的(de)谈判,美印之间隔空喊话不断。如前所述,特朗普曾亲自表示印度已承诺取消所有美国商品关税(guānshuì),但该“零关税”表态被印度方面正式辟谣(pìyáo),称谈判仍在进行,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wéishíguòzǎo)。随后,特朗普政府宣称,计划自6月底起,对非美制造的智能手机征收25%关税,特朗普还(hái)明确表示不希望苹果在印度建厂。
彭博经济研究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在美国⼤规模⽣产iPhone不(bù)切实际,因为(yīnwèi)美国劳动⼒成本太⾼,缺乏所需的熟练⼯⼈和(hé)零部件⽣态系统,⽽且也不具备如此⼤规模的⽣产能⼒。
上述报告(bàogào)显示,苹果可能⼀直寄希望通过转向印度和越南等低成本地区(dìqū)加速多元化布局,以此缓解贸易战的影响,但这种(zhèzhǒng)全⾯加征关税的做法可能并不会促使苹果将苹果⽣产转回美国国内,⽽是(shì)会迫使其消化部分成本或运⽤⾃⾝定价优势。
该报告显示,“美国的(de)制造业⼈⼯成本要(yào)⾼得多。据报道,印度的制造业⼯资只有美国3%。”
报告表示(biǎoshì),以售价1000美元(měiyuán)的iPhone为例,25%的关税意味着250美元。而根据分析师的预计(yùjì),⼀台在美国国内生产的iPhone成本可能高达3500美元。中国/印度与美国之间的成本差异(chāyì)远大于25%。
换而言之,即便支付250美元的(de)关税,都要比承担数倍(shùbèi)于此的额外生产成本更可取。
如前所述(rúqiánsuǒshù),印度近期罕见(hǎnjiàn)提议根据WTO规则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应对美国作为保障措施推出的钢铝关税。
印度(yìndù)表示,美国的这些保障措施影响价值76亿美元的相关(xiāngguān)印度原产产品,征税(zhēngshuì)额度达19.1亿美元,因此,“印度暂停减让的提议将导致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同等数额的关税。”
对此,彭博经济研究经济学家法拉尔(Adam Farrar)在发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表示,印度在5⽉13⽇表示计划对美国商品实施新的关税措施,以回应美国针对钢铝产品(chǎnpǐn)实施的行业关税,标志(biāozhì)着(zhe)印度总理(zǒnglǐ)莫迪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以来在贸易问题上采取的和解立场发生了显著(xiǎnzhù)转变。
此前,特朗普政府威胁,若谈判失败,从 7月9日起对所有印度商品征收26%的(de)所谓“对等关税”。目前,美国(měiguó)对印度征收10%的基准关税,印度输美钢铁和铝产品也被加征(jiāzhēng)25%的关税。
据报道,近日据两位(liǎngwèi)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的(de)贸易谈判代表表示,将在杏仁等不太敏感的农产品上采取灵活态度,目前这些产品的关税高达120%,新德里(xīndélǐ)还可能将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关税削减至3%。
这两位(liǎngwèi)人士说,但印度的贸易谈判代表在保留(bǎoliú)对小麦、大米和玉米等核心农产品以及乳制品征收高额关税的问题上立场坚定,这些行业雇佣了(le)数百万印度人。
印度目前对美国大米征收70%-80%的关税(guānshuì),对美国乳制品(rǔzhìpǐn)征收30%-60%的关税。
不过,印度贸易官员私下表示,对美国的任何开放都(dōu)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近期(jìnqī)其他贸易协定的情况。
可以看到,在本月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中,印度同意削减酒精(jiǔjīng)烈酒、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和工程(gōngchéng)产品的关税。
上述(shàngshù)两位人士说,同时,印度方面已(yǐ)推动美国削减对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的商品征收的关税,这些产业包括宝石和珠宝(zhūbǎo)、纺织品、鞋类、皮革和手工艺品等,印度还希望推动豁免持短期签证派驻美国的印度工人的社会保障金。印度曾(céng)要求美国给予这一待遇,并在本月宣布的协议中赢得了英国(yīngguó)的类似让步。
近期,印度(yìndù)商务部部长戈亚尔(yàěr)(Piyush Goyal)在华盛顿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和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彼时双方表示,他们计划在秋季(qiūjì)之前就双边贸易(shuāngbiānmàoyì)协议的第一部分达成一致,并在2030年之前将双边贸易额翻一番以上,达到5000亿美元。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de)牛奶生产国(shēngchǎnguó),在(zài)最近的其他贸易协定中,包括2022年与澳大利亚签订的贸易协定中,印度成功地推动了对乳制品(rǔzhìpǐn)等敏感(mǐngǎn)大行业的保护(bǎohù)。印度有近20万家乳制品合作社,共有约(yuē)1500万名成员,主要是小型牧民家庭。据欧洲高级外交官称,印度在与欧盟的贸易谈判中也提出了保护乳制品和其他敏感农业部门的类似要求。然而,与美国的谈判尤其具有挑战性:特朗普经常批评印度的高额进口税,甚至称印度为 “关税之王”。
作为对谈判中威胁和慢条(màntiáo)要价的应对,法尔考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重要的是不(bù)要假设对方(duìfāng)在做出一些非常规要价时,这是非理性的,而是要试图理解其背后逻辑,在谈判中不激怒对方,也别被激怒,在”假设对方是理性的情况下,制定出说服(shuōfú)谈判对手的论据,并让他们而非自己改变主意,最终(zuìzhōng)达成共识”。
(本文来自(láizì)第一财经)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